2008年10月31日

開party

數天前一個早上,晴醒來即問我:「媽,今天是星期幾?」她未懂分辨。我答了,她再說:「老師話星期五開party。」不錯,學校活動時間表的確已安排了十月三十一日舉行生日會,每兩個月一次的生日會。

之後,她每天零零碎碎地告訴關於開 party 的事情,間中又問我今天是不是星期五,然後再提星期五開 party。

她期待著星期五,期待著星期五的 party。

我也受到感染,開始想星期五party 的事情。

學校通告表示歡迎家長讓學生帶備健康、自製食物與同學們分享,這是自願性質。昨天星期四,我向老師確認是否適合帶女兒常提及的鷄脾鷄翼。昨晚和今早,我按照晴晴的意願,準備去骨波蘿鷄翼和士多啤梨。

昨晚,晴晴已選了一條裙子,準備星期五穿著,而我給了一點配搭的意見。其實那是她很喜歡而且經常穿著的便服。這晚,她很遲入睡,差不多十一時半。

星期五終於來臨,她較早醒來,張眼便說想換衫返學開 party。以往,如果我陪她搭巴士返學,她必定睡覺,今天她沒有,很興奮的心情,常常低聲唱歌。

生日會,她不是第一次參加。去年讀 BB 班,每個月都有生日會,也是穿便服。當然,她每次玩得開心,但沒有興奮,沒有期待。這次非常不同,她有期待,有時提及有關生日的事西,問我和爸幾多歲,留意到哪一天是星期幾,參與準備食物(媽媽也有份),注意服飾(碰巧萬聖節,有些同學穿應節服飾)。

學校透過生日會引導學生認識了不少東西,很好。

2008年10月23日

我好鐘意您

最近,每天都聽到這句話,多數是在晚上,晴晴給我的睡前甜品。

走廊的燈光透過門縫進入黑暗的睡房,幽暗的燈光下,我輕輕拍她,等待她入睡時,她柔柔舒張眼睛,輕聲說:「媽媽,我好鐘意您。」環抱我頸,在臉上吻一下。「媽媽都好鐘意您。」我也輕撫她的頭髮,吻她的臉或額。

這個時候,日間的忙亂和勞氣都一下子消清,只有很甜很甜的感覺滲入心中。

三年以來,每晚總得花半至一小時哄她睡覺。未入學前每晚唱歌,最初我喜歡唱什麼便唱什麼,她牙牙學語時便有要求,她說:「who 呀。」,我便知道是" who took the peanuts?",「娃娃」就是「泥娃娃」,「白白」就是「洗白白」,她只要說出單字或疊字,我便懂得唱。她喜歡的歌,我全部識唱。如果她不大疲倦,可能要唱一小時。當時,有人認為我做得太多,太遷就她,令小孩多要求,但我覺得很溫馨。的確會累,有時也會焦急,但始終堅持下來了。

上幼兒班後,她懂得聽故事,便讓她在書架中挑兩、三本故事書,我逐一講說。講完故事,有時聊聊天說說笑,有時唱唱歌(越來越少了),有時拍拍和按摩。直至她睡著了,我才離開房間。
 
間中也想休息一晚,始終認為這是我和她共同擁有的珍貴時刻和經歷。除了爸爸外,我不捨得把這個時段交給別人。

2008年10月16日

不開心? 開心!

很少留意自己的語氣和表情,反而晴晴經常提醒我。

在她有限的詞彙中,只能以「開心」和「不開心」作區分,不過可以形容不同的開心程度,例如:「幾開心」、「咁開心」、「好開心」。「不開心」則沒有程度之分,不開心就是不開心。

育兒非常考驗 EQ。小孩日漸長大,越來越有主見,但又不懂危險,不知時間,不理會場合,雖然無心無知,但有些行為必須矯正。我經常不知不覺間重複又重複地說話,原來我可以這樣「長氣」,而且,有時操之過急,語氣煩躁、表情緊張,聲音過大。不自覺的,但當女兒因我的反應而楞住,認真地問:「媽媽不開心。」這才倏然收歛心中的燥火,深呼吸(有時不自覺地嘆氣),定一定神,讓腦袋過一過冷河,然後溫柔軟語微笑地解釋媽媽的用意,說完還要加一句:「現在媽媽開心呀。」

她對我的態度很敏感,反應很直接。她看見我「不開心」,便知道我不喜歡她表現出來的行為或進行的事情,有時也懂得收一收,而且受軟不受硬,可以講講道理,只是總愛欺負媽媽。

有一次,她睏極鬧情緒,我厲言相對,她竟嚎啕大哭,大喊:「媽媽唔開心呀!」這回,輪到我愣住了。自我反省,她太睏倦,哄她睡覺才是。

有幾次,我在解決情況之後走到鏡前再做出適才嬲怒的樣子,原來真的很難看、很可怕。平常鏡中反映的,總是心情愉快的歡容。現在,為了清楚女兒看到的是什麼,才驚見自己的惡相。

緊記,平心靜氣,笑口常開。